首页 > 内政办 > 2012

索引号:ND001-0202-2012-02020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题: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地落界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12-06-01 11:11:55

有效性:

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地落界工作方案的通知

内乡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2-06-01 11:11:55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现将《内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地落界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内乡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林地落界工作方案

为确保林地落界工作质量和进度,按期完成全县林地落界及成果数据整理入库工作,切实做好我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根据《河南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操作细则(试行)》,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林地落界的目的与任务

林地落界是编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方法是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成果,以DOM(数字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通过遥感判读核实,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将现有林地及其利用状况落实到山头地块。目的是通过林地落界,明确林地位置和边界,建立标准统一的林地数据库,绘制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图,构建全国林地“一张图”,为编制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标准化基础数据。主要任务是以县级编制单位为总体,完成本县域范围内所有林地(包括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的落界工作。具体工作内容:一是核对县域内的镇(乡、场)、村、林班界线;二是核对修改现有林地小班界线;三是补充林地小班区划勾绘;四是林地小班属性因子调查;五是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建立。

二、林地落界的技术路线

按照国家林业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落界规程》,以国家林业局统一处理提供的高分辨率正射遥感影像图(DOM)为基础,依据最新二类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成果,对林地进行遥感判读,辅以现地补充调查,落实现有林地和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它土地的边界和图斑,并将林地落界成果计算机矢量数字化,建立林地落界成果数据库,形成无缝拼接的全县林地“一张图”。

三、林地落界范围与原则

(一)落界范围

规划范围为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现有林地和县级人民政府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包括行政区域内16个乡镇和湍河、万沟两个国有林场的林地。

(二)落界原则

小班是林地落界的基本单位,小班划分以明显地形地物界线为界。其小班规划和落界原则为:① 地类不同,② 土地权属不同,③ 森林类别不同,④林种不同,⑤起源不同。

四、林地落界方法

在林地落界底图上,综合利用遥感影像特征和各种参考信息,结合外业补充调查,确定林地的范围。

1. 林地未发生变化的小班,采用原有小班界线和小班号。

2. 林地小班界线存在误差的,直接修正界线。

3. 整个小班变为非林地的,其界线和小班号不需变化,地类以非林地处理。

4. 林地部分变为非林地的,对变化范围界线进行勾绘。有几个地类划分几个小班,小班编号在原行政村(林班)内的最大小班号后顺延递增。

5. 对于规划为补充林地的地块,根据《二类调查细则》中的小班区划方法进行勾绘增加林地小班,新增的小班号在原行政村(林班)内的最大小班号后顺延递增。例如原行政村(林班)最大小班号为31,新增小班号为32、33、34…。

6. 补充林地均划分面状小班,不再划线状小班。但按国家要求林带要记录长度和宽度。

五、落界要求

1.保持原有二类调查中的林班界线的稳定和小班界线的稳定。

2.在林地落界底图上,明显界线的偏移不得大于图上0.5mm,不明显界线不得大于图上1.0mm。

3.林地落界小班最小面积执行《二类调查细则》。 

4.对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等地栽植的达不到有林地标准的各种竹丛、林木,暂不落界,也不计入林地落界面积。

六、因子调查

(一)因子内容

1. 基础因子:省、县(市、区)、镇(乡、场)、行政村、林班、小班、地貌、坡向、坡位、坡度、交通区位、土壤类型、土壤厚度、面积、林带宽度、林带长度。

2. 林地因子:地类、前期地类、土地退化类型、林地质量等级。

3. 管理因子:土地权属、林种、森林(林地)类别、工程类别、公益林事权等级、公益林保护等级。

4. 林分因子:起源、优势树种(组)、郁闭度(覆盖度)、龄组、每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灾害类型、灾害等级。

5. 规划因子:是否为补充林地、林地保护等级、林地保护类型、林地功能分区、主体功能区、补充林地来源和森林面积增加量来源,7个因子为规划编制所需设置的属性因子。

(二)因子记载

在小班落界基础上,参考二类调查小班属性数据、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林业专业调查及其他基础资料,结合适当的补充调查(部分因子调查标准见《二类调查细则》),以数字或代码形式,对需调查的五大类、43项因子填写在林地属性因子调查表上。

(三)因子分类处理

为有效减轻林地落界的外业工作量,在林地属性因子调查表记载过程中,小班属性因子可分类处理。对于界线发生变化小班和新增小班,其属性因子需逐小班调查落实;对于界线或地类未发生变化的小班,可充分利用我省二类调查和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中的数据,转录相关信息。其中:

(1)可直接转抄录入的因子包括:小班所在地、地貌、坡向、坡位、坡度、面积、地类、土壤类型、土壤厚度、优势树种(组)、起源、郁闭度(覆盖度)、龄组、每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每公顷株数、林种、事权等级、公益林保护等级、工程类别。

(2)可根据信息转换的因子包括:土地退化类型、森林灾害类型、森林灾害等级。

(3)可分类批处理的因子包括:交通区位、土地权属、森林类别、林地质量等级、林地保护分级、林地功能分区、主体功能区、林地保护类型。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工作的领导,各乡镇、林场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林地落界领导小组。林业局要成立督促检查验收工作组,对林地落界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跟踪指导和成果验收。

(二)组建队伍

山区乡镇要抽调6~8人,组建2~3个林地落界工作组;其他乡镇要抽调3~6人,组建1~2个林地落界工作组。

县林业局成立2~3个检查验收工作组,对各乡镇林地落界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各乡镇林地落界工作,掌握和督促各乡镇工作进度,全面检查林地落界成果质量,形成检查验收报告。

(三)技术培训

林地落界任务重,技术含量高,其质量对今后林地占用征收定额执行、林地保护目标考核、林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等具有直接影响。对县、乡参加林地落界的工作人员要强化培训、统一标准。参与人员必须是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林业技术人员,参与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现场操作,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后,才能参与正式落界工作。

(四)积极筹措落界经费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经费要按事权划分的原则,技术培训、图表和必要的调查工具所需费用由县级负责,其他费用由乡镇政府(国有林场)负责筹措,以确保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林地落界工作

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各乡镇和湍河、万沟林场务必在5月31日前,保质保量完成林地落界外业工作。全县林地落界的内业工作在6月25日前完成,并通过省政府的质量检验验收。

责任编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