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政 > 2014

索引号:ND001-0202-2013-01027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题:内乡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

发文字号:

发布日期:2014-03-13 11:07:25

有效性:

内乡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见

内乡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4-03-13 11:07:25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设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的总体要求,加快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写入党章。我县地处南水北调工程核心水源地,以宝天曼为核心的北部百万亩林区被誉为“中原之肺”,华北“绿色心脏”,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高度敏感区。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对于保护我县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2、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生态建设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重要内容,生态良好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必然要求。

   3、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实现“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县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和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起步阶段,又是全国生猪养殖大县,环境和资源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通过加快生态建设,优化发展途径,培育发展优势,能有效破解“两不牺牲”、“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进程的瓶颈制约,化解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内乡。

   二、明确目标,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1、全面把握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战略。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为目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守林地“绿线”保环境,坚守四河(湍河、默河、刁河、黄水河)三湖(太山湖、琴溪湖、云露湖)湿地“蓝线”保生态,以“四区一带”(宝天曼生态保护核心区、西南部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中部丘陵林果集聚区、牧原循环养殖生态示范区、湍河生态涵养带)为重点,不断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全面提升城区(村镇)绿景、山区绿屏、通道绿网建设水平,构建“四区一带”生态建设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内乡。

   2、切实遵循林业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保护优先。加强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为重点,开展矿区、河流、荒山荒地和西南部为重点的石漠化区及养殖集中区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业生态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二是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核桃、油桃、茶树等生态经济兼有的林果品种,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三是坚持生态为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综合效能,拓展环境容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空间。四是坚持城乡统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全方位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五是坚持重点推进。科学设定各阶段行动目标与任务,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建设,务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林业生态建设总体目标。①到2017年,全县造林40.3万亩,有林地面积由2012年的183万亩增加到19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53%提高到55.9%。森林蓄积量由2012年409万立方米达到492万立方米,林业产值由2012年的11.5亿元达到23.1亿元,年均递增15%。规划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1个,面积1万亩;森林(湿地)公园18个,面积35.4万亩,总面积由现在的20.6万亩,达到57万亩以上,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6.5%。②到2020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2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9.7%,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公园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占国土总面积的23.2%(全市为15.69%)。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建成,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4、2013年林业生态建设具体目标。完成生态造林3.9万亩;特色经济林造林1.5万亩;抚育和改造1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35万株;培育花卉苗木0.5万亩;林业产值达到13亿元;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林木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3.5‰以下;新建云露山森林公园1个。

   三、科学布局,拓展林业生态建设空间,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

   1、总体布局

    坚持森林资源保护优先,生态建设为基,城乡统筹发展,持续重点推进的原则,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工程、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通道绿化工程、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循环养殖生态林工程等,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河湖水域建设与管理。构建“四区一带”生态建设格局。

   2、“四区一带”生态建设

  (1)以宝天曼为主的生态保护核心区。加强天然林的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禁伐”措施;开展封山育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质量,有效恢复和扩大森林资源。把北部山区建成功能完善的生态屏障,成为物种多样、林海茫茫、景色俊美的中原大地植物王国、生态天堂、旅游胜地。

  (2)以西南部为重点的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荒山绿化步伐,实施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要求,发展核桃、茶树等生态经济树种,把西南部建成山清水秀、生态良好、农民增收的南水北调水源涵养生态经济区。

  (3)中部丘陵林果集聚区。以荒山荒地和低效陡坡耕地为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区域,着力发展核桃、油桃、茶树等经济高效、生态功能良好的林果树种,加强现有林地林木的保护和管理,提升生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把中部丘陵区建成林茂果丰的高效林业生态经济示范区。

  (4)以牧原循环养殖为主的生态林建设示范区。在灌涨、王店、马山口、余关等乡镇养殖业集中分布区,营造以竹柳为主的生态林,使养殖所产生的沼液和有机肥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和降低养殖业排污对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发挥林木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独特作用。通过生态林的发展,既增加了绿化面积,又改善了养殖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拓展了循环养殖业的链条,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5)以湍河为主的生态涵养带。强化湍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默河、刁河、黄水河湿地的保护及管理,营造护堤护岸林带,实施水生植被恢复工程,严禁乱采(沙)乱挖。在太山庙、斩龙岗、打磨岗等水库的汇水区实行封山绿化,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沿河开发的所有工程和项目都要以生态为先,维护百里河川生态安全。

   3、通道绿化建设

    在现有通道绿化的基础上,提升绿化水平。绿化景观与通道级别相匹配,规划布局与人文景观相协调,建设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通道网络。实现通道的绿化、彩化、香化、美化升级,达到提升植物景观、丰富绿化层次的目的。高速公路按照每侧50米的宽度营造以常绿树种为主,观叶与观花相结合的生态景观林带或花卉苗木产业带;国道、铁路按每侧10行以上树木植树绿化;省道、县道、景区道路按每侧5行以上树木植树绿化;乡村道路按每侧1行以上树木植树绿化。高速公路和国道两侧的沟、路、渠、河作为通道绿化的配套工程植树绿化。

   4、城区、村镇和社区绿化

   按照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以城区绿化为龙头,建设以滨河绿化、街道绿化、街区公园、环城林带为主的生态防护体系,使城区绿化年年有新改观,水平有新提升,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到2017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0%以上,绿地率要达到35%以上。村镇绿化以乡镇为单位,以村和社区为基础,以街道和农户为单元,乔、灌、花、草相结合,村庄周围、街道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绿化进程,村镇绿化率要达到35%以上。要抓好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以社区周围、公共场所、内部道路和宅旁为重点,进行组团式、立体化的美化、绿化,提高常绿树和花卉的配置比例,营造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社区外侧生态防护林带宽要在20米以上。内部道路两侧至少各栽植1行乔木,乔灌混交比例达到75%以上,社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四、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实现兴林富民

    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在提高林业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着力富民增收。一是发展特色经济林。围绕10万亩油桃、10万亩核桃、10万亩茶叶的基地建设,每年新发展2万亩左右。二是发展花卉苗木1万亩。以湍东镇龙头千亩花卉基地为龙头,带动近城乡镇发展以桂花、紫薇、红叶石楠等为主的花卉苗木,培育沿高速公路、312国道的花卉廊道。三是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发展以森林景观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业,引导推动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为主的林下经济,壮大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强化林业生态建设保障措施

   1、加大林业投入。从2013年起每年县财政列支不低于2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各乡镇也要按照不低于本级财政支出1%的比例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并逐年有所提高。要遵循市场规律,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要紧盯国家、省、市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奖励扶持资金和信贷资金。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营造各种所有制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按照统一规划、谁造谁有、产权明晰的要求,鼓励大户和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投资生态建设。对政府扶持投资的重点工程造林,实现由群众造林向专业队、造林公司、造林大户承包造林的转变。通过林业生态建设机制的创新,引入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生态建设。

   3、组织开展森林保护年活动。在全县开展林业严打综合整治行动,坚决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乱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火情灾害。加强林木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维护林业生态安全。严禁在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开展引发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建设活动。

   六、切实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主要责任人。县政府将组成工作组,分包乡镇,持续督导林业生态建设。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大力支持和推进生态建设。县政府将制定年度林业生态建设考评办法,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纳入目标管理,严格督促检查,在每年冬春造林、7月底、10月底分三次核查造林完成情况、成活情况、保存情况,年终对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综合评定,排出名次,重奖重罚,并向社会公布。

 


责任编辑:Neixiang_liuyulong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