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政办 > 2014

索引号:ND001-0202-2014-02044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题: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乡县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内政办44号

发布日期:2014-08-18 15:51:01

有效性:

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乡县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内乡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4-08-18 15:51:01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内乡县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5月19日  


内乡县2014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我县201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内乡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及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我县目前主要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区域

我县地处秦岭山系东段伏牛山脉南麓,既是我国北亚热带与北暖温带的分界线,又是西南、华北、东南区系生物物种的会聚中心。在地质历史上华北板块、秦岭板块、扬子板块在此演绎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县域内有朱—夏断裂带、商—丹断裂带、木家崖断裂带经过,地型地貌较为复杂,地质构造较为发育。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主要诱发因素(如暴雨、人类活动等),结合我县今年降水趋势预测,确定板厂、夏馆、七里坪、马山、乍曲、桃溪、瓦亭等乡镇和湍、默河两岸、七宝公路、夏湍公路、灌二公路、248线、249线、七里坪至南召公路、内淅公路及地质公园旅游区等为我县2014年度汛期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域。

  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突发性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采空区地面塌陷等。其中,山体崩塌、滑坡主要分布在板厂、夏馆、乍曲、马山等乡镇;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马山、瓦亭等乡镇。

二、主要地质灾害点的特征、威胁对象、范围

  根据历年来掌握的资料分析,我县中型以上、危害性比较大的地质灾害危险点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其中,需重点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如下:

(一)板场乡、夏馆镇、七里坪乡、马山口镇石墨矿区,由于开采面较陡,极易造成山体裂缝崩塌、滑坡,在汛期易引发泥石流。

(二)夏馆镇、七里坪乡海泡石矿区,原遗留废石渣量大,且堆放无序,汛期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特别是将军岭有一大型滑坡体,一旦滑坡,极易造成河道堵塞。

(三)七里坪乡、夏馆镇、板场乡、马山口镇等乡镇多金属矿区,废石、尾矿易造成塌陷、滑坡和泥石流。

(四)桃溪镇、乍曲乡大理石矿、钒矿区,山体不稳定,极易发生崩塌、塌方、滑坡。

(五)大桥乡、师岗镇、乍曲乡石灰岩矿区。大部分矿区开采高度超过20—30米,坡面角大于70°,汛期地表水渗入,极易引起崩塌和滑坡。

(六)内-淅公路沿线,桃溪镇东川村、乍曲乡清泉村道路沿线崩塌、滑坡易发段。该地段边坡角较陡,岩体风化强烈较为破碎,遇雨水浸蚀,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崩塌。

(七)七宝公路、夏湍公路、灌二公路、S249线、七里坪至南召旅游公路、宝天曼景区公路等沿线部分路段,因开挖山体,且山体岩石破碎,在汛期极易发生塌方、崩塌和滑坡。

(八)湍、默河上游山体相对海拔高,河床落差大,水流湍急,浸蚀严重,汛期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中下游河段防洪堤单薄,堤坝损坏,汛期极易发生堤防坍塌;马山口镇有青山河、梅子河、花北河三条支流在此交汇,汛期极易发生泥石流和洪涝灾害。

(九)七里坪乡寺坪村处在商—丹断裂带上,其中罗庄组、前河组对面山体及山顶多处出现裂缝,且山高崖陡,湍河环绕,遇特大暴雨,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十)夏馆镇牡珠流村牡珠流组山体出现裂缝,易发生山体滑坡。

(十一)乍曲乡清泉村石庄营组山体滑坡,该滑坡体长约80m,已形成高约8m、坡度90°的陡坡,汛期易发生滑塌安全。

(十二)瓦亭镇春景村宋家组泥石流,该组位于水库下面,背面有坡,小河从村中经过,一旦有大暴雨,容易形成泥石流。

除以上 12处需重点预防的地质灾害区(段)外,我县还有不少地段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主要位于山区的道路沿线,村庄集镇、工矿企业、居民点、中小学校舍以及部分旅游景区、景点、水利工程设施周边。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本辖区内和管辖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认真排查摸底,逐一编制防灾预案,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人,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

二、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我县县城以北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伏牛山主峰,层恋叠嶂,地势陡峭,沟壑较多;西部为低山丘陵地区,降水分布不均,暴雨多发于6—9月份,且降雨集中,因此我县2013重点地质灾害防范期是6—9月份。

三、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各乡镇和县国土、安监、水利、交通、公路、公安、民政、教育、旅游、气象、环保、电力、规划、通信等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对本辖区、本系统管辖内地质灾害易发区段进行一次隐患排查,迅速落实监测、巡查、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预防措施,制定防灾抢险应急预案。

(二)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要求,认真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灾害速报和应急处置等制度,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有关乡镇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把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调查的情况,上报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65362907 65321530 65321657)。

(三)落实“三查”制度。“三查”即汛前调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汛期前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地质灾害危险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调查,对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逐点落实包括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内容的预防措施。“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以下简称“两卡”)要签订发放到有关乡镇、村、组和住户,层层签订,一户一卡。汛期要开展巡查。巡查重点是主要隐患点是否进行了监测、是否发放“两卡”及“两卡”的落实情况,巡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汛期后要开展核查与总结,准确掌握区内地质灾害的动态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主动避灾抗灾。

(四)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采矿权人要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要求,合理开采、有序堆放尾矿和矿碴。对易发生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区段要主动采取修筑挡坝、开挖导流渠和排水沟等防治措施;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宝天曼旅游区易发生崩塌、滑坡区域要采取设立警示牌,告知当地群众和游客事先避让等措施。

(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防灾救灾的基本常识,增强全民防灾、救灾、治灾的能力。各乡镇要在汛期到来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演练,检验和纠正预案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六)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查看灾情,同时上报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并迅速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组织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安置和疏散灾民,维护生产生活秩序,确保灾区大局稳定。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和县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确保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群防群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协调机制,切实做好监测、预防、预报、群测群防、灾害现场应急调查、避险等工作。

各乡镇是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体,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确定一名副职具体抓,把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和任务落到实处。经常做到工作有人抓,防范有人管,任务有人担。县国土、安监、水利、交通、公路、公安、民政、教育、旅游、气象、环保、电力、规划、通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全力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违反规定、玩忽职守致使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