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乡要闻

内乡县李井村:政策用得好 收入节节高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7-07-07 09:41:13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实施易地、教育、健康扶贫,代缴新农合和意外伤害险,资助贫困学子,给脱贫上了“三保险”;

光伏和养殖产业实现两个全覆盖,给贫困户带来每年6200元的收入,解决了“生存”问题;

村里培育2000亩小杂果及800亩花卉种植、小饰品和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破解了“造血”难题;

2016年,全村扶贫成效喜人,33户133人成功脱贫,占总贫困户的36.7%;

…… ……

炎炎夏日,行走在内乡县马山口镇李井村,一组组数据让人振奋,一个个事例让人感慨,曾经在山沟沟中看天等雨的贫困户,如今充满希望。

光伏+产业

撑起脱贫腰杆

静谧的默河缓缓流淌,一块块湛蓝色的光伏发电板顺着河堤整齐排列,一座座绿油油的小山绵延起伏,一蓝一绿构成盛夏最绚烂的背景。一进入李井村,充溢着现代气息的山水田园画便映入记者眼帘。

“光伏和养殖产业两个全覆盖,是内乡县扶贫的一大特色。”李井村驻村第一书记杨皓博告诉记者,目前,李井村贫困户已经尝到了两个全覆盖的甜头。“光伏扶贫持续25年,养殖扶贫持续10年,两个项目一年就给每个贫困户分红6200元。”

此外,该村通过电商、特色种植、小加工厂等各类特色产业的多样化发展,为脱贫致富拓展更大的空间。

杨皓博表示,村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金融+贫困户”的模式,扶持特色种植、小饰品加工等项目,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月至少增收1000元。去年6月,驻李井村扶贫工作队牵线搭桥,引进小饰品编织加工项目,使86名贫困人员看家挣钱两不误,月平均收入达1500元。

金融+扶贫

点燃生活希望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在农村,常常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难题怎么解?

“‘脱贫保’点燃了我继续生活的希望。”7月4日,在李井村小饰品加工基地,贫困户芦玉芹向记者讲述她的故事。

今年50岁的芦玉芹,家里有两个病人要长期接受治疗——丈夫患高血压、眩晕症,衣食住行都需要人照料;自己也患糖尿病四五年了。“丈夫每年总得去医院住两三回。多亏政府的政策,要不然花销真让人吃不消。报销后,一次才花几百块钱。”

驻李井村工作队队长王海臣告诉记者,县财政出资为所有贫困户代缴新农合和意外伤害险,建立健康扶贫救助基金。经新农合、大病救助、

意外伤害保险救助赔付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3000元部分,从健康扶贫基金中给予补助,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健康扶贫救助基金只是金融扶贫的创举之一。”杨皓博向记者解释,在打好扶贫组合拳的基础上,该县强化一个支撑点——金融扶贫。县政府主导组建“四投一担两发展”投融资平台,通过注入财政资金,争取国开行等金融机构资金39亿元,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扶智+扶志

挺起致富脊梁

崭新的两层小洋楼,屹立在李井村主干道边。记者走进贫困户郭彦军家,一进门,就看到扶贫贴心袋被悬挂在显眼位置。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俺免费住上新房子,孩子上职专每年还补贴2000块钱。俺现在在木材厂上班,干劲十足。”郭彦军脸上挂满乐观的笑容,小小身躯盛下满溢的激情。

因为小时候遭遇不幸脊椎变形,郭彦军身躯前后凸起,只有常人一半多高。以前没房子住,靠着低保过日子。去年,村里进行易地搬迁扶贫,他免费住进了新的小楼。

“扶贫先扶智。县里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完善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幼儿园每年补贴400元,小学每年补贴1000元,初中每年补贴1250元,高中每年补贴2000元。”王海臣说,“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对口帮扶上,村里也很重视扶志。在定期走访贫困户时,帮扶队员想方设法通过说政策、讲故事,激发农民真正想干事、肯干事的精气神。”

记者感言:

从生存到生活,中间只差了“好机制和精气神”。

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内乡把金融扶贫作为一切扶贫的核心,用足用活政策红利,为扶贫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与此同时,该县把扶智、扶志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打开心结、疏通心智,激起了贫困户的精气神。(胡楚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