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资源配置

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乡县县域内医共体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7-12-04 16:01:09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内乡县县域内医共体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县政府研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7年9月29日       

 

 

内乡县县域内医共体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全面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发〔2017〕32号)精神,实现县乡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帮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实现医共体内三级联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根据《河南省卫计委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试行)》(豫卫医〔2017〕2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充分发挥县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共同体。建立县域内分级分工、组团式运行的医疗服务格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切实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可及、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医共体内业务管理

(一)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政府医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医共体监事会,组织机构有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编办、卫计委,分别在项目支持、财政支出、医保政策、人员流动、职称评审、业务指导等方面全力支持医共体工作。医共体监事会办公室设在县卫计委,督导医共体工作健康顺利发展。由县人民医院牵头与县域内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建内乡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理事会,依托县医院技术、人才、设备优势,以管理、技术和资本为纽带,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共同发展。

(二)提升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推行基层首诊制

1、县人民医院定期派医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医共体内乡镇卫生院或医共体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或医共体单位服务能力。在聘任中级职称或申报高级职称资格时优先。

2、县人民医院牵头组建若干个专家服务团队,根据整体安排和乡镇卫生院需求,定期开展专家坐诊、会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继续教育、适宜技术指导等服务,规范和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3、鼓励县人民医院派出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在乡镇卫生院中担任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医疗技术负责人,重点对分级诊疗工作予以把关和指导,提高基层管理水平。

(三)执行县域医共体双向转诊制度及服务流程,实现分级诊疗

1、组织医共体内相关医务人员学习《南阳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试行)》(宛卫〔2016〕268号)和《内乡县医疗机构双向转诊管理规范》文件精神,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双向转诊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医共体内相关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上转及下转标准、转诊程序,并严格遵照执行。县医院承担常见多发病和一般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开展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专业性医疗技术和常规诊疗技术。乡镇卫生院承担辖区内常见多发病诊疗和慢性病管理,开展部分常规诊疗技术和康复、护理等医疗业务,负责接收县医院下转病人的后续治疗。实现医共体内医疗服务的同质化和整体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3、医共体内各单位要明确双向转诊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绿色渠道,确保预约转诊优先转诊、住院。

4、医共体内各单位定期沟通协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转出方、转入方及被转者三方满意。

(四)推行区域资源共享,实施标准化临床路径

1、全面建设乡镇卫生院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EMR(电子病历)等,并与县医院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诊断中心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为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业务提供技术支撑。在统一质控标准、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在医共体内医学影像检查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

2、大力推广执行标准化临床路径,严格执行诊疗和操作规范,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单病种的规范化治疗。

(五)建立基于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服务

县域内基于县级信息平台,依托县医院在医共体内建立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逐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集中读片、出具诊断报告、远程会诊、医学咨询等业务,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资源纵向流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共享性,提高优质医疗服务效率。对于共同投入的人力技术和设备,收益共享。

三、建立医共体内人员派出流动机制

(一)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内部可有序流动,经医共体理事会同意,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完善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办法,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二)建立县人民医院专家派驻和指导计划制度,并纳入绩效考核。

(三)乡镇卫生院有计划、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县人民医院进修和培训。建立进修生培训手册,指定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作为带教老师,制定带教培训计划并严格落实。

(四)定期召开医共体内磋商会议,就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改善,满足双方需要,做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

通过医共体内人员的派出、流动机制,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控制县外转诊率,减少住院病人外流,减轻患者负担。

四、监测辖区内病人外流管理

(一) 双向转诊办公室根据医保信息系统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病人外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每月通报上月各成员单位辖区内外流就诊人员比例,把患者转诊率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县医共体办公室以医保信息系统平台数据为准,定期对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通报,把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分级诊疗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对辖区内病人外流情况严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确保辖区内病人外流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三)建立外转病人登记、审核机制,定期分析讨论外转原因,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五、优化医共体运行绩效考核

(一)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开展县域医共体工作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县域医共体工作顺利运行。

(二)建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探索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算包干,超支原则不补,结余全部留用机制。总额预算交由县域医共体包干,负责承担辖区居民当年门诊和住院服务、必要的转诊以及医保补偿方案规定的费用报销,县外住院病人(含大病保险享受者)报销从总预算中支付,结余资金由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合理分配、自主支配。

(三)明确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保基金年度结余资金分配比例,根据“医共体单位的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制定年度结余资金分配方案。

(四)根据实际运行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县财政每年对医共体建设单位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县卫计委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落实,做好指导、督促、考核、评价等工作,各医共体成员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全力抓好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县卫计委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工作督促与指导,支持医共体运行和信息化建设。医共体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联络科室和人员,确保病人有序就诊和转诊。

(三)加强考核,严格奖惩。要切实加大医共体工作督查力度,督促医共体成员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根据“医共体单位的重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医保资金支付、年度目标综合考评卫生项目及财政资金支持等挂钩,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充分调动医共体单位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gnlx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