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政办 > 2018
索引号:ND001-0-2018-00808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标题:内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乡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内政办〔2018〕21号
发布日期:2018-05-14 17:16:08
内乡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8-05-14 17:16:08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
《内乡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 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工作落实。
2018年4月11日
内乡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 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根据 《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办〔2018 〕14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顺 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 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 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与污染防治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动员 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建设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确立整治目标任务,尽力而 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做到干净整洁有序。城市近郊区、经济基础较好的农村要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条件不具备的可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暑持续推进,不搞一刀切。确定实施整村易地搬迁的村庄、拟调整的空心村等可不 列入整治范围。
—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坚持先易后难、试点先行,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模式,带动整体提升。注重统筹推进,合理确定整治任务和建设时序,防止一哄而上和生 搬硬套,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注重保护、留住乡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 恢复为主,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和环境整治,突出地域文化特 色,综合提升田水路林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 房,保护乡情美景,推动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 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坚持政府引导,尊重村民意愿, 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机制。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 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建管并重、成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探索 形成合理的投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 护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后长期稳定运 行
(三)行动目标
2020年年底前,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 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少数地处偏远、居住分散的村庄,在优先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基确上,实 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二 、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治理
1.建立 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各乡镇要按照“五 有”(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 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机制、有完善的监督制度)标准和“四个 环节”(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 住)的要求,按照城乡 一体化、区城统筹、设施共享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 运处置体系。实施乡镇转运、县级处理的乡镇,要建设密闭压缩 式垃圾转运站;无法转运至县级处理的乡镇,要建设卫生填埋场。确保2018年底我县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通 过省级达标验收,2020年底前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国 家达标验收。
2.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试点,推进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2020年底 前有条件的乡镇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3.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 的经济高效、可持续运行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推动 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储、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等设施和 有机肥加工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建立健全秸 秆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机械还田、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实施 秸秆能源化集中供气、供电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等项目。到 2018年底,农村畜禽粪便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率达到90%,农膜回收率达到80%。
4.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 治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农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单位的监督管 理,督促相关工业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贮存、转移 、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落实危险废物无害化管理措施,坚决 查处在农村地区非法倾倒、堆置工业固体废物的行为,严厉打击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到2018年底,农村地区工业危 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5.加大陈年垃圾清理和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的力度。 各乡镇要重点清理宅院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坑塘沟渠、河边桥 头、道路两侧等地方堆弃的拉圾及杂物,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 净”标准,即:村庄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 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对垃圾堆量超过 100立方米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要集中开展清理工作,重点排 查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交通干线、沟河沿线等区域。禁止 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防止在村庄周边形成新的垃圾污染源。严 禁漏天焚烧,未经防渗处理随意填埋垃圾。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
1.合理选择改厕模式。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 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合理确定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使 用完整下水道水冲厕所,对无水冲条件的农户厕所实行沼气式,双翁漏斗式、三格化粪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在山区,丘陵不 适宜三格化粪池施工地区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改厕模式。农村新建 住房均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乡村学校、卫生院(室) 、村委会等公共场所的厕所基本达到《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三 类标准。2018年年底前每个乡镇至少建设2座三类标准公共厕所。争取在2020年完成全县农村厕所改造工作。
2.建立厕所粪污治理长效机制。县政府统筹安排,科学选择 县域农村厕所粪污收集处理方式,明确维修、抽取、转运、处理 的实施办法,配备精干高效、责任心强的管护人员,保障日常管 护工作经费,确保管护机制落实。县政府在用地、用电、用水等 方面出台研究优惠政策,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人参 与厕具检查检修、粪污收运以及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等工作。
3.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引导农户逐步实施 三退三进”(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 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循环),发展绿色养殖。2020年年底前, 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 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 配套率达到100%。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科学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方式。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经 济条件、村庄人口集聚程度、污水产生规模等因素,科学确定合 理方式和技术。灵活运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建设模式和处理工 艺,确保治理方式简便、适用、有效。
2.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经济 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建设使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 水处理设施已经建成但未正常运行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收集系 统和运营机制,实现正常运营。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和服务向 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城镇污水管网短期内覆盖不到、居住分散的 村庄选择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氧化塘、无(微)动力等低成本、 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设施。暂无能力建设小型污 水处理设施的村庄,要合理建设污水排放沟渠,解决生活污水乱 排乱放问题。优先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饮 用水源保护区、河流两侧、交通干线沿线和省界周边乡镇的村庄 污水治理。
3.积极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 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垃圾清理、清淤 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将农村 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四)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泥泞道 路 、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消除私搭 乱建、乱堆乱放。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城 民族特点。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明村明镇保护力度,弘 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国风光品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 闲置土地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 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推进卫生县城、卫生乡镇等卫生创建工作。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
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 充分衔接。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做到农房建设由规划 管理、行政村由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优化村 庄功能布局,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推行政府组织领导、 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 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 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明确乡镇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 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 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推行环境治理 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垃圾污水处理 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七)加快城市修补步伐,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按照“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的原则,做好老城区 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的联动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环境净化、绿化亮 化、雨污水管网及强弱电规范管理等重点工作,改造提升一批老 旧街区和背街小巷,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步伐,实施县衙历史文 化街区、医药公司周边、湍东镇张岗村、城关镇东风村、黉学 村、书院村六处进行棚户区改造;计划对湍东镇9条,城关镇 56条巷道进行改造。同时在2018年底前,要高标准完成1条以 上主干道沿线标识景观的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完成广 告牌匾、街道立面改造等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县衙历史文化 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老旧街区文化价 值,打造县衙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延续历 史文脉。
(八)深化城镇生态修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河堤 生态修复、城市防洪排涝、水体联通等项目建设,形成生态型循环 水系,计划对螺蛳河改造段进行道路绿化等建设。积极创建绿色 城市、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校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 进建筑节能。加快西城公园、书院公园建设,提高居民生活满意 度,对被破坏的山体水体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建 设,积极创建园林城镇、园林单位(小区)、绿化达标公园(广 场、道路),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完善街头游 园和社区公园建设。力争2019年 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
(九)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引领乡镇科学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新发 展理念,突出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塑造风貌、彰显特色的建设 导向,坚持以乡镇现有产业为基础、政府引领与市场主导相结合 的发展方式,引导建设产业特色鲜明、风貌特点突出、服务功能 和基础设施完善的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特色小城镇。启动城区北 部康养小镇规划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各具特色、 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 技、传统文化、体育康养、创新创业、美丽宜居等特色小城镇, 使其成为特色经济繁荣、服务功能完善、环境美丽宜居、体制机 制创新、建筑风貌协调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原名镇(乡),以此 影响带动乡村振兴和文明建设。
三、保障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粪污 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也是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的引擎。各乡镇必须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 部署,主管领导直接推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快补齐农村环 境治理短板,形成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长效机制。
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 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 制。县政府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霞同志任组长,县住建局、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环保局、农业 局、水利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落实。
3.形成工作合力。县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县住建局负责农村垃极治理、厕所粪污治理工作的考核和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的监 督,指导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办负责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列 入县农村工作重要内容;县文明办负责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 文明村镇的考评内容;县发展改革委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及项目;县财政局负责统筹各类相关资金支持农村垃圾治理工 作,并督促县级财政部门加强对奖励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县城 乡规划局负责指导城乡环卫设施规划及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的 编制工作;县环保局负责组织指导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垃 圾治理工作予以重点支持,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 设示范村镇考核内容,对农村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 一监督管理;县畜牧局负责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的技术指导与服 务;县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加强沼气和生物天然 气开发利用,以及农膜、农资包装物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 服务;县水利局负责督促相应属地和管理单位排查并清理河流和 水利枢纽内的漂浮垃圾;县商务局负责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 设,合理布局建立回收网点,回收再生资源;县爱卫办负责协调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旱厕改造工作,将农村垃圾治 理、厕所粪污治理工作情况纳入卫生乡镇的考核内容;县政府督 查室负责对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共同推进农村垃级污水治 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的实施主 体,要落实专人负责,做好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和污水处理厂日常 运行等工作。村委会应组织动员村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做好 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好村庄保洁。
4.落实经费保障。一是县财政每年列出专项经费不低于 3000万元,用于加强农村生活垃治理工作,作为农村垃圾收 运、处理的日常运行经费和相应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修缮经费, 支持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二要鼓励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社会化 运作经验,通过政府政策引导,遵循平等协商、诚实守信、长期 合作、公开透明的原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 村生活垃圾治理,推动农村垃圾治理的市场化;三是按照“谁产 生、谁负责”、“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依照城市生活垃圾处 理费征收管理相关规定,确定农村住户承担垃圾清扫清运处理费 用标准,对农户适当收取费用,用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
5.加强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 闻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介以及村务公开栏、宣传条 幅、宣传标语等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良好环境意识,养成良 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 社会氛围。
6.强化督导检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县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年开展4次以上不定期考评,每季度进行 综合考核。考评以暗访为主,以文字、照片、视频的方式记录备 案。考评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现场核查,每次考评抽查的行 政村数量不少于被抽查乡镇行政村的20%。每次考评结束后,对 乡镇的检查情况进行统计排名,并进行通报对工作措施得力、资 金支持到位、整体整治效果好的乡镇,给予表彰奖励,各乡镇所 获得的奖励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面的投入,不得挪 作它用。对工作态度不积极、进度缓慢、弄虚作假的予以通报批 评,问题严重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内乡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内乡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成 员 名 单
组 长:李 霞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张 勇 县政府副县长
王宜显 县政府党组成员
成 员:张志鹏 县政府办副主任
曹正平 县住建局局长
薛荣志 县委农办主任
李秉洲 县发改委主任
常松郁 县财政局局长
聂兆伟 县城乡规划局局长
张万东 县文明办主任
卢志武 县环保局局长
雷新志 县农业局局长
黎 明 县水利局局长
张富朝 县畜牧局局长
岳文宏 县商务局局长
曹建博 县征收办主任
冯增照 县爱卫办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建局,由曹正平同志 兼任办公室主任,曹建博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负责统筹 协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好工作信息上报和任务督促 落实工作。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