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直之窗

内乡宛梆走进清华大学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18-11-26 10:59:13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这是一次更高层面展示宛梆艺术魅力、扩大宛梆影响的演出。

    这也是一次拓展戏曲进校园内涵、弘扬优秀戏曲文化的演出。

    2018年11月22日恰是“小雪”节气,但首都北京并不寒冷。就在这一天,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首次走进清华大学,参加“2018清华大学校园戏曲节——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展演”活动。晚上7点半,宛梆优秀剧目《潼台关》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闪亮登场,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掀起河南稀有剧种进清华大学演出的高潮。这是今年以来内乡宛梆继参加“第十届北京端午文化节展演(延庆区)”、“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河北石家庄市)”和“全国百戏盛典展演(江苏昆山市)”之后的又一次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宛梆艺术风采。解放军报原副总编陶克、中国戏剧学院教授左奇伟、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高昌、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杨怀栋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小菊等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还专门召开了宛梆剧种和宛梆剧目的专家研讨会,为宛梆的传承发展共商大计。

    据悉,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艺术报社主办,于2018年11月21日至27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内乡宛梆、太康道情、商丘四平调、洛阳豫剧、河南越调等5个剧种进行展演,集中展示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让更多的青年学子走进剧场,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戏曲魅力。

宛梆是一个优秀珍稀剧种,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自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南阳市委、市政府分别将抢救和保护宛梆等稀有剧种列入《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南阳市建设文化名市规划纲要》,内乡县委、县政府专门制订下发了《保护宛梆艺术开展文化惠民工作的意见》,在逐年加大宛梆财政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又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办法,投入180万元专项资金年购买宛梆演出服务300场,并在城区中心位置征地近20亩,投资建设新的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2014年在省文化厅的重视支持下,又向上争取宛梆艺术传习馆项目资金2100万元,建设了新的排练厅和宛梆艺术博物馆、传习馆等,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同时积极协调,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依托宛梆建立了“南阳宛梆艺术中等职业学校”,从而把宛梆艺术人才的制度化、规范化培养纳入了国家职业教育范围,使宛梆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是目前国内仅存唯一的宛梆剧种专业展演和研究、交流单位,多年来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坚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演出场点除本县外,还辐射到周边县市500多个乡村,两个演出队年演出800余场,受众近百万人次,成为保护、传承、传播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典范,获得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其优秀剧目先后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金奖、河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县(区)级戏剧大赛一等奖及第七届黄河戏剧节金奖等诸多奖项。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宛梆现象”进行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次在清华大学参演的宛梆优秀剧目《潼台关》,更是展现了宛梆艺术传承的精髓。该剧目通过演绎杨延昭和柴郡主的爱情故事,表现了杨家将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故事,弘扬了向上的社会正能量。

    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武新建感慨地说,宛梆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也离不开宛梆人艰苦创业、传承守业、爱岗敬业、创新兴业的“宛梆精神”,更离不开广大观众的厚爱。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宛梆剧目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群众。(王国庆

 

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