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

内乡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20-05-25 17:40:19   来源:内乡县政府网站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健全完善乡镇及其辖区内村(社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是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城镇安全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应急指挥体制部署精神,强化乡镇“一办一队”建设要求,结合乡镇党政事业站所整合,将乡镇安监站所转换为应急管理办,建设一支“冬春防火、夏季防汛、全年应急”的综合救援队伍。经县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村(社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工作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适应机构改革后乡镇、村(社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遵循“统分结合、条块结合、平战结合、专群结合”原则,处理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基层“统一指挥、权责一致、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推进乡镇“六有”(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社会化水平。

二、加强机构建设

(一)加强队伍建设。一是每个乡镇要成立由乡镇长任主任、分管乡镇长任副主任的应急委,应急委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办),每个乡镇要组建一支以“六”为标准的综合性应急管理工作队伍,承担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职能。二是每个乡镇要以民兵预备役人员、义务消防队员、医务人员、公安辅警等具有专业知识人员和乡镇在职人员为基础,组建一支在位率高、随时能投入应急处置的专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每支队伍规模确保20—30人。三是乡镇应急办要指导督促相关重点企业按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建立志愿者队伍。四是乡镇应急办要指导村(社区)结合自身特点,组建由具有专业知识居民、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村(社区)应急响应队”;加强村(社区)安全生产协管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后,基层应急管理面临着“人少事多负担重、能力不足难应急、一体联动难度大”的现实新问题。

(二)明确工作职责。按照机构改革上下联动、衔接顺畅的要求,各乡镇应急办职责实行“3+X”基本构架,即承担辖区内安全生产监管、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协调应急处置救援+负责消防安全、配合做好水利、林业、自然资源、道路交通、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安全监管,实现第一时间排除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进行应急预警、第一时间就近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损失。

三、完善管理体制

(三)强化应急统筹协调功能。坚持政府主导,构建乡镇主要领导挂帅的集中统一领导、按责分工落实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基层应急管理日常工作统筹、协调、指挥等职责,指导督促各条块力量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四)明确村(社区)应急管理责任。村(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成立以党支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应急管理相关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

(五)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加强现有相关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自然灾害信息纳入排查上报范围,及时发现、及时流转处置。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排查发现和协助处置能力。

四、理顺职责关系

(六)厘清条块职责边界。结合机构改革,明晰乡镇各职能部门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边界,确保职能归位、各司其职、依法履职。应急管理各类日常工作由乡镇应急办统筹组织并下达,应急办根据职责分工统一分派处理,确保上下联动、衔接顺畅。

(七)明晰内部职责分工。保持乡镇涉及应急管理各专业领域的协调机制基本不变,并以现有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减灾救灾等专业议事协调机构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按照便捷高效、快速响应的工作要求,平时按照分工对本领域事务实行防救“一体化”管理,重大紧急事件时由乡镇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集中统一指挥调度。

五、健全工作机制

(八)完善应急值班值守机制。乡镇行政值班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值班任务,履行应急管理紧急信息上传下达职责。应急等级响应或有重大紧急事件期间,借助县应急指挥中心信息资源和力量,启动临时性应急值班值守和指挥平台,履行应急值班、应急信息收集和上传下达、应急响应和协调指挥等职责。

(九)完善应急预案。针对本乡镇安全风险点,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以及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雨雪冰冻、雷电、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预案的编制,明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人员临时安置及舆情应对等内容,要体现快速处置特点。指导村(社区)建立职责清晰、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综合性、“多合一”应急预案。

(十)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对需要及时告知居民的应急信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电子显示屏以及音响警报、喇叭喊话、应急广播系统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实现突发事件应对处置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排除工作目标。要因地制宜解决边远山区预警信息发布问题,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的预警信息网络。

(十一)规范处置流程。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基层各类协调组织和事件发生单位要第一时间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全力争取救早、灭小、控制在初期。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发生,避免灾害后果扩大。要根据事件实际,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工作。重大紧急事件应启动相应工作预案,由本级领导组织统一调度各类应急力量,统一开展指挥救援。当上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以及应急抢险、避灾安置等协助处置工作。

六、强化能力建设

(十二)加强预案演练。按照“规范、安全、节约、有序”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针对性组织安全生产、消防、防汛抗旱、人员疏散等群众参与度高、处置联动性强的单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应急演练。要围绕应急预案的实施、培训和评估等环节,检验应急预案操作性,熟悉应急处置流程,锻炼基层应急队伍。

(十三)加强配套保障。按照“属地统筹、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调度”的原则, 加大应急装备、物资及基础设施专项资金投入,针对不同灾害特点,加强火灾、安全生产、防汛抗旱、雨雪冰冻、医疗卫生、疏散安置、灾难救助等应急实物和信息储备。建立资源共享、调用补偿等工作制度,加强动态管理,确保随时调用,满足减灾救灾工作需要。指导村(社区)建设一批贴近群众需求的“应急宣传栏”、“应急救援站”、“应急急救箱”等应急基础设施。引导和鼓励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家庭进行必要的应急储备。要加强防震示范区、综合减灾示范区建设,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


文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020年4月20日

责任编辑:管理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