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乡要闻

政企深度合作 树起发展标杆——深读内乡县和牧原集团共进共赢的故事

内乡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neixiangxian.gov.cn   2021-06-07 15:53:38   来源:南阳日报

在中原大地南阳,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县域与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全面深度合作,实现共进共赢,双双树起了发展的新标杆。

这就是内乡县和诞生在内乡、已走向全国的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

“共进共赢的背后有境界,有格局,有责任,有担当,更富有时代创新的伟大力量。”初夏时节探访内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乡县委书记李长江,内乡县县长杨曙光感触之深溢于言表。

内乡和牧原谋求多领域合作共进,双双实现高质量发展,顺应了新时代、新业态、新经济、新商业模式下经济发展的潮流,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合作创造历史奇迹,携手发展攀上高峰

牧原和内乡,“孪生”的奇迹。而这奇迹,以2014年牧原上市为节点,愈发引人注目。

牧原1992年创立于内乡,艰苦创业的岁月历历在目。但这家企业在2014年1月登陆资本市场后即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与2020年相比,年出栏生猪由130万头增长到1800多万头,营业收入由20.44亿元增长到562.77亿元,实现净利润由3.03亿元增长到274.51亿元。去年的净利润比企业创建前28年利润之和还多得多。

目前,牧原已走向全国24个省份,总资产超千亿元、市值超3000亿元,员工总数15万人,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且发展后劲十足。

而内乡县,近年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部位居全市第一位。与牧原上市前的2013年比,GDP从124.4亿元增至263亿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从5亿元增至12.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从29.2亿元增至68.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总额从105.65亿元增至327.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从73.4亿元增至185.5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县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等继续保持好的水平。

内乡不但彻底走出了经济洼地,而且成为区域经济的领跑者。

探寻内乡和牧原共进共赢、高质量发展之路,不难发现其中奥秘——一家现代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资源、致力追求外部价值、助力地方发展的责任和担当,一个地方党委、政府敢立时代潮头,创新县域治理模式,推进龙头企业与县域深度融合、共进共赢的责任和作为。

合作推进创新担当,国家特困县创出扶贫经典

内乡曾是国家秦巴片区特困县,有贫困户1.6万多户。

面对财政弱县的实际,该怎样带领大家如期脱贫摘帽?当初,有人担心,推进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发展甚至会不进则退。

实践证明,内乡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不但没受影响,而且和脱贫攻坚实现了齐头并进、高质量发展。

内乡实施脱贫攻坚的战略重点在产业扶贫、金融支撑。

毫无疑问,县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产业带动能力最强的无疑是牧原的生猪养殖产业。而牧原不但是优质上市公司,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把贫困户嵌入这一优势企业的优势产业,成为县里脱贫攻坚的关键切入点。

与此同时,牧原也在思考着同一个命题,该怎样让贫困户和企业共享发展成果,支持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

县里与牧原深入交流,一个极富时代特色的“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旋即出笼。“党委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对全县所有贫困户实现生猪养殖扶贫全覆盖,确保贫困户连续10年、每户年增收不低于3200元,有劳力的贫困户还能在产业链上就业获得可观的工资性收入。

参照该方法,县里还实施了“5+”光伏产业扶贫全覆盖。仅此两项,就使全县每一户贫困户每年在合作社获得现金收入6200元。

牧原还优先贫困户劳力就业,包括贫困户在内,全县目前已有2.5万人在养猪产业上就业,人均年工资收入不低于50000元。

在“5+”模式的带动下,内乡2019年5月顺利脱贫摘帽。

牧原发挥子公司遍布全国各地的优势,致力将“5+”模式复制推广到更多的贫困县。目前,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3省份的57个贫困县落地实施,直接带动14.22万户贫困户37.18万人增收脱贫,使合作社获得资产收益13.01亿元,贫困户直接增收7.82亿元。

“5+”模式带动贫困户之多,创全国扶贫领域之最,已成为叫响全国的扶贫品牌,牧原集团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秦英林和杨曙光分别荣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内乡建设中国首个县域“联合国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项目”。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涵养乡村振兴基础,内乡和牧原还按照“5+”模式的逻辑,对全县所有贫困村实施集体经济增收全覆盖并延伸至所有行政村。通过整合资源、县财政支持,村经济合作社参股牧原建筑,享受优先股分红收益,同时,合作社参与到牧原的产业体系之中,通过收购粮食、劳务承包、物流运输等获得牧原收益。

“5+”模式在显著助力脱贫攻坚、拉动县域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牧原实现产能扩张,为国家稳产保供作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扶贫,被牧原人称为“拔穷根”的行动。在内乡,紧跟区域教育高地战略建设,牧原将企业教育基金上升到政府层面,成立了内乡县牧原教育基金,每年捐助5000万元、连捐20年支持内乡建设发展。

内乡和牧原还与南阳师范学院“三方”合作,创建“南阳师院牧原产业技术学院”,为企业和县域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技术人才。

一项项崭新举措,在内乡创造出脱贫攻坚经典之作,久久为功推进乡村振兴。

合作激发超常思维,农牧装备产业将带动做强县域工业

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2016年春,在一次会议期间,内乡县主要领导与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有了一次有关牧原转型升级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话题投机,他们的思维碰撞出了火花——借助牧原转型升级,建设内乡农牧装备孵化园和产业园,围绕压减运营成本,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吸引遍布全国各地的牧原供应链企业到内乡发展。

就这样,内乡和企业共同出台优惠政策,集中建设孵化园平台,确保供应商即时进驻、生产经营,形成总部经济。

这样一来,既可减少供应链企业设备供应成本,又降低了牧原采购生产成本,依托牧原迅速扩张产能、拉长链条所释放的农牧装备产品市场,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为农牧企业提供装备配套,带动内乡的传统农牧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优势,不但显著助力牧原做大做强,而且能较好带动地方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很快,县里和牧原召开了供应商大会,抛出了内乡建设占地300亩的农牧装备制造孵化园和1500亩的农牧装备产业园的“绣球”,将内乡“龙头企业+园区平台+政务服务+金融服务”的招商模式落到实处。

短短三年多时间,已有30多个项目入驻农牧装备孵化园和产业园。这些供应链企业在内乡享受到了其他地方少有的“定制化”的政务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也享受到了牧原的诸多优惠措施,很快得以发展壮大。目前已有恒辉农牧、寅兴农牧等4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

2020年,疫情中的内乡和牧原有求必应、勇于担当,严密组织复产复工,项目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全国各地的牧原供应商愈发感觉出内乡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独特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实力,纷纷申请注册落户内乡。据统计,从4月到7月,就有1837家牧原供应商企业注册落户。目前,已有3000多家供应链企业落户内乡。

这些注册落户的企业,有装备制造型的、商贸型的,还有建筑型的,内乡将从中优选200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对进一步壮大内乡工业总量、税收总量、金融总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些企业,都是内乡大地上的种子,内乡将用心呵护,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尽早发芽开花,结出丰硕果实。”杨曙光说。

为更好服务大批供应链企业,内乡和牧原建设生猪产业链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数字化,从而形成稳健完整的生猪产业生态圈,进一步降低供应链企业成本,提升价值链,抵御市场风险,强化全县生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牧原供应链企业的影响下,如今,县内的飞龙制造、仙鹤纸业、金冠电气等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企业,也纷纷洽谈落户内乡。

内乡供应链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内乡由此破解出招商引资的新路径,将带动内乡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

合作引来涓涓活水,县域金融实力显著增强

7年前,内乡政府工作报告“大胆”提出在内乡建设区域金融高地这一战略构想。

一个偏僻的内陆山区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凭什么去建设金融高地?

“就是因为偏僻、落后、贫困,才要建设区域金融高地,才要改善金融环境,才要增强金融实力……”

“内乡县域发展靠实体企业支撑,而实体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依靠资本力量驱动。”

“未来的内乡,一定要加快证券化进程,一定要有大批上市公司,一定要有足够的金融实力。”

决策者掷地有声的话语,至今仍响彻耳畔。而在推进区域金融高地建设的过程中,强大的助推作用依然来自牧原。

当时保荐牧原上市的是招商证券。牧原高层触摸到了县里金融撬动县域发展的脉动,积极牵手招商证券与内乡形成“一对一”帮扶关 系。

招商证券在内乡成立营业部,在资本助力脱贫、资本市场辅导、加快证券化进程等方面与内乡深度融合,带动内乡金融机构数量和实力、上市挂牌企业总量和直接融资规模,位居全市第一位。

目前,全县已有7家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进入省市上市后备企业有5家,总数居全市第一。金冠电气在招商证券的保荐下,作为南阳首家在科创板上市企业,已获得国家证券委批准,登陆资本市场进入倒计时。

原内乡县信用社“不良资产包袱巨大、监管指标持续劣变、经营发展举步维艰”,曾是内乡金融高地创建遇到的难点。

面对大量不良资产处置主要矛盾,县里高度关注,全力组织清收,政府平台积极参股,消化不良贷款,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关键时刻,牧原出手不凡,一次性拿出5.82亿元参股30%,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7年10月,内乡农商银行挂牌运行。改制后的内乡农商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工具和普惠金融,在积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顶梁柱作用,各项贷款、存款余额显著增加,均占县内市场份额之半。其中,对牧原供应链企业跟踪服务,已累计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数十亿元。

牧原参股后,连同其上下游几千家企业在农商银行开立对公结算账户,资金日结算量、月均留存资金大幅增加。2019年,该行贡献税收就实现超亿元。

内乡农商银行作为内乡县域金融创新的先行先试者,已带动各家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搅动起内乡金融创新的涓涓活水。

县里与牧原联合,启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项目,带动“数字内乡”“云上内乡”加快实施,全面驱动县域发展的数字化进程;创设发起全省首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基金,内乡实体经济发展又多了一个强大引擎。

县里将以牧原为核心,以股权基金和数字化双轮驱动,强点固链,形成供应链生态,深入破解上下游企业融资难。牧原灵活应用多种金融工具,直接融资数百亿元支撑发展,融资规模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县里加快政府平台改革转型,运用杠杆资金3亿元参与牧原定向增发,支持企业发展,分享企业发展红利;成立河南谷安粮贸,直接参与牧原供应链业务。

如果说内乡致力建设的区域金融高地是一个大平台,那么,牧原就是这平台的顶梁柱。

如果说内乡区域金融高地的实力在不断蓄积,并已成为支撑发展的强大力量,那么,牧原,就是激活实力的强大因子。

县域金融,内乡和牧原联手创出新样板,引发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高度关注。

合作刷新发展高度,“行业航母”启航驶向远方

“塔吊林立、机声隆隆,车来车往,好一派繁荣的景象”,好一首壮美的诗章!

南阳市委书记张文深在参观该县位于余关镇大花岭村的楼房式养殖综合体项目建设时曾发出这样的赞叹。

“这个项目是‘史诗级项目’。”李长江说,“项目不仅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更实现了生产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将带动内乡成为中国养猪业的‘航空母舰’。”

占地2800亩,从选址到开工仅用了6天时间,从开工到部分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既彰显了牧原速度,又凸显了内乡担当。

该项目将实现生猪单层养殖到多层养殖,使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生猪养殖量增长4倍;建设21栋楼房式空气全过滤的“三防智能猪舍”,实现防病、防臭、防非洲猪瘟的有机统一;5G全覆盖,生产运营智能化,喂料、猪群监测、病死猪清理、粪污清理、保洁、控温、控湿等全部由机器人完成;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在同一个园区,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规避了运输途中传染疾病的风险,出场的直接是猪肉。同时,园区还配套有机肥加工厂、无害化处理厂,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使生猪养殖实现生态化。项目技术范围之广、学科跨度之大、装备之精良、功能之完备,全球前所未有,目前已部分建成投产。

“牧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牧原的每一次创新实践都源于内乡”。

早在创业初期,牧原研发的仔猪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已从内乡走向全国;非洲猪瘟发生后,牧原研发的集防病、防臭、防非洲猪瘟的“三防猪舍”在内乡问世……牧原的生猪生产、疫病防治、猪舍设计、养殖环保等技术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在牧原这家创新型企业的支撑下,内乡生猪产业规模越来越大,连年受到国家和省、市表彰。

内乡现代猪产业项目,建成后将增加就业岗位30000个。农牧装备产业集群,短短三年时间,已培育出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供应链企业,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呼之欲出;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600万头生猪产能进行深加工,产值有望在3年内突破300亿元;占地1500亩的牧原食品城,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招商已启动;占地3300亩的牧原智慧物流园已摆开建设的战场……

一个庞大的现代生猪产业航母群正在这里形成。内乡和牧原,刷新了政企合作的新高度。

合作彰显文化力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景无限

看一个地方当下的发展实力看什么?一看产业是否明晰,二看龙头企业是否强大。

看一个地方未来的发展潜力看什么?一看科技教育,二看金融实力和服务。

产业明晰,就是要鼓起钱袋子,内乡生猪产业发展越来越强劲,牧原这一龙头,正面向国际化,带动着内乡多业加速发展。

科技教育,体现着人们科技教育至上的理念和追求,内乡和牧原深度合作,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显现,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涵养出县域发展的巨大潜力。

金融服务,内乡依托牧原庞大的资源优势,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供应链金融服务机制不断完善,给县域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竞争,区域发展的优势越来越取决于区域产业全链条生态圈的形成和完善。内乡正围绕牧原这一核心企业,谋划推进五篇大文章,加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实现生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打通现代猪产业全链条各个环节,从饲料加工、生猪育种扩繁、养殖到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以及配套的物流、冷链、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横向打通粮食饲料加工、农牧装备、绿色食品深加工等三个产业集群;三是形成物流业、金融业、职业教育和其他关联性生产性服务业等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四是谋划建设数字化产业园,布局种养循环示范区;五是着力推动牧原供应链企业总部集聚。

“政企合作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发展永远不变的底色。内乡和牧原合作做了太多的事情,每件事都做成了样板。”

牧原兴,则内乡兴;企业强,则内乡强。这不仅是内乡人的口号,也是内乡人追求的理念。如今,内乡和牧原极富文化内涵的融合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内乡已迈入争创中国现代猪产业第一县的轨道,将在“十四五”实现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致力成为全省20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南阳时的殷殷嘱托,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将紧抓牧原爆发式发展带来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对县域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机遇,创新发展方式,营造发展生态,驱动一二三产业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快做大县域经济总量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期让百姓尽早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杨曙光信心满满地说。(龙腾南阳)

责任编辑:管理员